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音樂與運動(一):練習樂器與運動的共通點



最近在 YOUTUBE 找到了一段音樂 MOVIE令我每晚都要看上幾次才「安樂」:




 這是一個交響樂團的快閃行動,演奏的是《快樂頌》,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。音樂與運動表面上看似沒有關係,一靜一動,風馬牛不相及,但其實兩者間有不少共通點,而且練習樂器還可間接地增強運動表現。

運動與樂器一樣,需要長時間刻苦地練習,還需要良好的手眼協調。手眼協調就是指「利用視覺信息引導手部進行精細動作而達到動作的準確性」。在樂團演奏,除了你面前的樂譜外,還要因應指揮和現場的實際情況,用手(如果是管樂器還得運用口)來控制快慢、輕重、或演奏哪一段樂曲。

練習運動與音樂同樣需要高度集中及專注力,如在搏擊比賽中,運動員需要全神貫注在對手身上,對手的一舉一動、表情和眼神,都是用作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和預測他下一個行動的重要資訊。在我的經驗中,比賽進行時整個世界就彷彿是沒有了聲音,除了對手就沒有其他人,場外的觀眾無論怎樣拍手歡呼,我都看不見 、聽不清,可見那專注的程度。





節奏感在音樂和運動裡同樣重要,例如在跳繩時,我會教我的 CLIENT 細心聆聽腳步聲和繩子打在地上的聲音,以控制自己的節奏和呼吸。而且要有仔細控制節奏快慢的能力,即在最快與最慢之間應有不同程度的節奏,就像拍子機一樣。

 
(由 1:15 開始觀看)

節奏感的重要性並不限於一些重複性的運動如跑步和跳繩,其他運動如跳高亦要有良好的節奏感。